本報記者 施露
“現(xiàn)在我們每周去路演,10個路演中9個都是高頻量化為主題的私募基金,這個賽道太火爆了,錢太容易募集了。”10月21日,一位管理規(guī)模超5000億美元的外資量化基金管理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量化私募的火爆,在規(guī)模擴張的速度上,早已顯現(xiàn)。“去年,國內量化行業(yè)管理規(guī)模從2000億元暴增至6000億元,今年繼續(xù)增加至近萬億。”諾亞正行副董事長章嘉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今年的理財市場,量化產品成為投資者爭相搶破頭的香餑餑。一位券商財富管理部門基金代銷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頭部量化私募的產品出來,基本都要秒光,搶都未必搶得到。”
賽道擁擠
10個路演9個是高頻量化策略管理人
火爆的量化私募背后,主要分為兩大類,一種是高頻量化,另一種是基本面量化,前者目前是國內A股市場的主流,而在成熟的資本市場,高頻量化占比很小,基本面量化占據大量市場。
“今年市場真的特別好,量化基金今年都募到了非常多錢,牛市下比較容易募集,目前線下路演每周10個管理人有9個都是做500增強指數(shù)的高頻量化,渠道也意識到這個賽道真的變得很擁擠,理財師和投資人都有點害怕,雖然買了很多不同管理人的產品,結果最后產品都是同漲同跌。”銳聯(lián)財智創(chuàng)辦人暨首席投資官、銳聯(lián)景淳創(chuàng)始人許仲翔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許仲翔是國際量化投資領域的知名學者和投資專家。
高頻量化賽道的火爆,從規(guī)模就可以看出來。去年國內量化行業(yè)管理規(guī)模就從2000億元暴增至6000億元,今年繼續(xù)增加至近萬億元。
“高頻量化爆發(fā)背后主要原因是近幾年國內在量化私募領域,大量引進技術、人才,對策略進行快速迭代,提供了超額收益,表現(xiàn)亮眼,引起投資人關注。”章嘉玉表示。
此外,目前國內A股巿場參與者散戶仍占較大比例,而散戶多半較關注短期業(yè)績。今年以來頭部量化多頭產品的收益,普遍要好于頭部股票多頭產品的收益,在相對亮眼收益表現(xiàn)下,越來越多的投資人關注量化交易的賺錢模式,量化也一度被投資者“封神”。
以頭部量化為例,過去兩年,大部分量化產品年化收益超過20%,與股票多頭基金相比,高頻量化基金收益稱得上絕對靚麗,但在業(yè)內人士看來,這種穩(wěn)贏并不一定會一直持續(xù)。
《證券日報》記者從券商渠道獲取的量化私募數(shù)據顯示,9月底至今一個月,國內大部分高頻量化基金凈值回撤超過10%。
“大家看到的這些量化產品凈值回撤大,是因為它用高頻量化的方法來做指數(shù)增強,底層邏輯是指數(shù),中證500或1000,500是小型股,1000是迷你股,這種底倉的指數(shù)本身波動較大。過去兩年,投資人習慣性覺得高頻量化等于穩(wěn)定高收益,這其實不對。因為過去兩年A股大牛市,沒有這種指數(shù)大波動,在高頻量化領域屬于異常,現(xiàn)在10%以上的大波動,才是高頻量化比較正常的表現(xiàn)。”對于高頻量化近期集體回撤原因,許仲翔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道。
對于近期國內量化基金凈值回撤的原因,上述外資量化管理人稱主要還是流動性導致的。流動性不足的時候,量化機構對手盤有可能是同行,所以會受到影響。
高頻量化交易量過大
是否會對A股市場造成大動蕩?
高頻量化策略的本質主要是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讓計算機自動完成交易,賺的是交易與套利的錢,目前A股市場的投資者結構仍然以散戶投資者為主,市場散戶越多,量化越容易用機器、公式和算法,從散戶交易行為中,獲得超額收益。
高頻量化最早出現(xiàn)在成熟國家的資本市場,但如今在成熟國家,隨著散戶逐漸消失,機構成為交易主體,高頻量化比例逐漸在海外市場下跌,目前只占據很小的部分,取而代之的是基本面量化。
“國內市場上高頻量化規(guī)模暴增,主要是近一年來高頻量化亮眼的凈值帶來后續(xù)大額募集,現(xiàn)在高頻量化交易量很大。高頻交易量不會讓A股漲或者跌,它只跟市場上散戶們去做對手盤交易。”上述外資量化管理人表示。
十一假期過后,因坊間傳量化機構遭監(jiān)管窗口指導,而后A股曾出現(xiàn)短暫的指數(shù)大震蕩,多只白馬股日內跌停的慘淡局面,市場將這一震蕩歸結為量化私募觸發(fā)了自動交易而導致砸盤。
“現(xiàn)在國內量化出現(xiàn)個股極端殺跌,歐美以前都曾經出現(xiàn)過。我無法絕對說白馬股突然跌停是量化自動交易造成的,但這個機率是存在的。因為高頻量化主要看價格跟量,不管是大白馬還炒作股,只要算法判斷到價量關系能吸引散戶進來,有上漲達到漲停的可能性,就會趕快去搶籌,或者是某個股票表現(xiàn)較弱,量化交易程序會快速交易打至跌停,然后再去跌停板把倉位補回來,高頻量化做出這種事情的可能性比較高。”上述外資量化管理人表示。
在章嘉玉看來,現(xiàn)階段隨著國內量化策略的增加,特別是過去三年,機構投資者的占比不斷提升,A股市場波動率與過去相比下降,某種程度上可吸引更多資金參與,加上國內量化策略基本沒有杠桿或比例較低,目前狀況短期也不會像海外那樣引發(fā)極端風險。
(編輯 張明富 白寶玉)
11:25 | 提升“超充”體驗 湖南企業(yè)加緊布... |
09:21 | OpenAI“深度研究”功能重磅上線 ... |
09:09 | 港股市場表現(xiàn)強勁 中芯國際H股股價... |
09:00 | 安迪蘇2024年全年營收增長18% 毛利... |
01:38 | 消費類上市公司積極行動 搶抓春節(jié)... |
01:38 | 人形機器人春晚扭秧歌 2025年產業(yè)... |
01:38 | 橫店東磁全資孫公司擬投資22.43億... |
01:38 | 多家車企曬1月份銷量成績單 造車新... |
01:38 | 蛇年春節(jié)數(shù)字新年俗熱度不減 近6億... |
01:38 | 9家A股上市銀行2024年度業(yè)績快報出... |
01:38 | 第二批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節(jié)... |
01:38 | 蛇年首批券商月度金股出爐 A股“春...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shù)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