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微信

證券日報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宏觀經濟 > 正文

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萬億元

2024-11-08 23:29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韓昱

    11月8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的議案》的決議。隨后,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舉行新聞發(fā)布會(以下簡稱“發(fā)布會”),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和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主任許宏才圍繞這一決議回答了有關提問。

    三項政策協(xié)同發(fā)力

    許宏才在發(fā)布會上介紹,議案提出,在壓實地方主體責任的基礎上,建議增加6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

    為便于操作、盡早發(fā)揮政策效用,新增債務限額全部安排為專項債務限額,一次報批,分三年實施。按此安排,2024年末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將由29.52萬億元增加到35.52萬億元。

    許宏才表示,議案已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國務院財政部門將按程序盡早下達分地區(qū)限額,地方政府將依法做好債券置換工作,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將依法做好監(jiān)督工作。

    “此次批準增加6萬億元地方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時。”中證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潘宏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段時間以來,由于內外部經濟環(huán)境變化,地方財政收支壓力明顯加大,地方債務尤其是隱性債務問題受到社會關注。此次置換方案給出了明確的置換規(guī)模、進度安排和相關制度安排,可有效緩解地方化債壓力、減輕付息負擔,有利于地方政府更好地保運行、保民生和促發(fā)展。同時,這一舉措為相關市場主體給出了明確的政策預期,有助于穩(wěn)定和增強市場信心。

    藍佛安在發(fā)布會上介紹,這些年,在各地各部門協(xié)同努力下,我國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規(guī)模不斷減少。2023年末,經過逐個項目甄別、逐級審核上報,全國隱性債務余額為14.3萬億元。今年以來,受外部環(huán)境變化和內需不足等因素影響,經濟運行出現(xiàn)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稅收收入不及預期,土地出讓收入大幅下降,各地隱性債務化解的難度加大。

    藍佛安表示,針對上述情況,從2024年開始,連續(xù)五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補充政府性基金財力,專門用于化債,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4萬億元。再加上這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的6萬億元債務限額,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萬億元。同時也明確,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戶區(qū)改造隱性債務2萬億元,仍按原合同償還。

    藍佛安表示,上述三項政策協(xié)同發(fā)力,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隱性債務總額從14.3萬億元大幅降至2.3萬億元,平均每年消化額從2.86萬億元減為4600億元,不到原來的六分之一,化債壓力大大減輕。

    “財政支持化債可以通過補充地方財力、增加居民和企業(yè)收入的方式,發(fā)揮財政乘數(shù)效應,帶動投資和消費能力的提升,促進經濟回升向好。”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實施更加給力的財政政策

    對于財政政策的取向和力度,藍佛安表示:“中央財政還有較大的舉債空間和赤字提升空間。目前我們正在積極謀劃下一步的財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jié)力度。”

    藍佛安主要介紹了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持續(xù)抓好增量政策落地見效。今年的增量政策力度大,對經濟的拉動效應正在顯現(xiàn),不少政策效應明年還會持續(xù)釋放。將加力推進相關工作,已經出臺的抓好落地實施,尚未出臺的盡快推動出臺。

    “目前,支持房地產市場健康發(fā)展的相關稅收政策,已按程序報批,近期即將推出。隱性債務置換工作,馬上啟動。發(fā)行特別國債補充國有大型商業(yè)銀行核心一級資本等工作,正在加快推進中。專項債券支持回收閑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儲備,以及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方面,財政部正在配合相關部門研究制定政策細則,推動加快落地。”藍佛安說。

    另一方面,結合明年經濟社會發(fā)展目標,實施更加給力的財政政策。一是積極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間。二是擴大專項債券發(fā)行規(guī)模,拓寬投向領域,提高用作資本金的比例。三是繼續(xù)發(fā)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國家重大戰(zhàn)略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四是加大力度支持大規(guī)模設備更新,擴大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品種和規(guī)模。五是加大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規(guī)模,加強對科技創(chuàng)新、民生等重點領域投入保障力度。

    “未來進一步的增量財政政策仍有空間,值得期待。”明明說。

    “總的看,目前積極的財政政策呈現(xiàn)明顯加力和更加給力的特點。”潘宏勝分析稱,財政政策促進經濟持續(xù)回升向好的重要作用將更加凸顯,為高質量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加有利的條件和基礎。

(編輯 張博)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shù)據(jù)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戶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